关闭
首页 » 电影 » 爱情片 » 16个春天
16个春天
主演:
阿诺德·瓦卢瓦,苏赞妮·林顿
备注:
正片
类型:
爱情片
导演:
苏赞妮·林顿
地区:
法国
年份:
2020
语言:
暂无
时间:
2024-03-06 12:27
立即播放

仙桃云1

剧情介绍

16岁的卖花女苏珊娜对同龄人的话题失去了兴趣,在35岁的戏剧演员拉斐尔身上找到了心灵的共鸣。
(本文首发公众号:OneSec映画,配图来自网络,侵删。)由00后法国导演苏赞妮·林顿(Suzanne Lindon)自编自导自演的处女作《16个春天》,讲述了16岁青春期少女对同龄人的世界失去兴趣,爱上35岁的戏剧男演员的初恋故事。本片提名第73届戛纳电影节,第45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等多个知名国际电影节,在中国大陆地区也已被引进版权。可能在不久之后,我们便会和它在大荧幕相见。顿艺术世家的“裙带关系”(blatant nepotism),但格拉斯哥电影节依然大胆地将此片选为闭幕片,释放出一个积极的信号:电影的未来需要更多像这样的新鲜血液。春天,巴黎市区的樱花一夜绽放。小餐厅里的少男少女像刚从一场漫长的冬天苏醒,铆足了劲谈天说地。几分钟后,他们之中最沉默的那个女孩踏进喧嚣的街道,撞上了突如其来的春意。不经意间,十六岁的Suzanne爱上了大她十九岁的戏剧演员Raphaël。这般跨越年龄的爱情故事放在法国浪漫电影中似乎已是陈腔滥调,但这个由年轻的法国导演苏赞妮自编自导自演的处女作和大多数的“洛丽塔式”的叙事有所不同。相比起那些感情热烈、爱欲与痛苦纠葛的迷恋故事,《16个春天》中的情感略显平淡。在这73分钟里,我们既看不到冲突,也体会不到在同类型影片中常遇的矛盾抑或是背德感,它带给我们的更多是一次对少女心事的窥探,以及一些关于初恋这个概念的回忆与想象。导演在15岁便写出了这部电影的剧本,这也许能够解释其结构与内容相对简单的原因。尽管全片温和的讲述方式更像是出自一位成年人,没有青春期惯有的过剩荷尔蒙气息与声嘶力竭,我们还是能从中读出一位未成年编剧的稚气。当片中的Suzanne意识到自己与Raphaël的欣赏是双向的,她压抑不住心中的欣喜,却又为这天降的情愫感到不安:她依偎在妈妈的怀里轻声哭泣,难以置信地说道,“我爱上了一位成年人!”Suzanne和父母之间更像是居住在同一屋檐下的好友关系,她将那些关于少女情怀的小心思流露给他们,或是问爸爸牛仔裤和短裙哪一个更能吸引成年异性,或是找妈妈要钱出门买Raphaël的同款早餐,又或者是冲进他们的房间痛哭,宛若刚刚错失了自己的一生之爱......她的父母总是扮演倾听者的角色,适时地给予情感上的支持,不控制亦不干涉。这样的家庭关系在近几年的影视作品里也并不多见,我们更常看到的是类似于《伯德小姐》(Lady Bird,2017)里的母女关系,总是在代沟导致的冲突下生硬地表达关怀与爱意,随后在某个或明或暗的节点达成和解。没有说教与抵抗的亲子关系确实让人眼前一亮。导演在映后访谈中提及片中的父母形象源于美国剧情片《不设限通缉》(Running on Empty,1988)里Pope一家的父母,他们与孩子之间相互理解与尊重在Suzanne和父母的相处中有所体现。导演还将她自己家庭里的相处模式写在了剧本里,生于演员家庭的她是法国著名演员文森特·林顿(Vincent Lindon)和桑德琳娜·基贝兰(Sandrine Kiberlain)的女儿,在这个艺术之家里,她的父母给予她足够的成长空间,让她在自我的探寻中自由生长。刻画青春的爱恋在电影的色彩里流动。像那些钟情于用色彩表达情绪的法国电影一样,《16个春天》也用红色书写情感。从将二人情愫牵连起来的红色果酱与红色汽水——石榴柠檬气泡水,到Raphaël的红色机车、Suzanne的红色毛衣与发绳,活泼、俏皮与躁动的少女心在空气中翻滚,像倏地一下羞红的脸,也像悄然开放的那树樱花。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将法国三色旗上的红拍成电影,把博爱用色彩拓印在影像里。以颜色叙事的代表作《蓝白红三部曲之红》(Three Colors: Red,1994)用红色映射人类的心灵苦况,讲人性与博爱。同样是使用红色,《16个春天》的年轻导演显然没有将视角放在人类的高度,但她镜头下纯净、不含杂质的爱与宏伟的法兰西式博爱共享着相似的内核。《蓝白红三部曲之红》(Three Colors: Red, 1994)春天、情窦与红色。我们看到女孩的爱意在家庭给予的温厚土壤里滋长,又于舞蹈中肆意释放……在巴黎街角的一家咖啡馆,Suzanne和Raphaël并排坐在一起,闭着眼睛聆听歌剧,两人的身体随着音乐的流淌微微倾斜,双手随着音乐的渐强在桌上摆动。同步的双人舞动作就像是在一成不变的生活语句中打上了感叹号。舞!舞!舞!这段表现力极强的画面被收录至格拉斯哥电影节的预告片,瞬间击中了我们。导演苏赞妮想要以一种女性的目光,展现16岁少女最为纯真的初恋故事。没有牵手,没有拥抱,也没有亲吻,她追求的是不依附于情欲的柏拉图式恋爱。若没有肢体接触,要怎么表达出隐匿的情感流动?《皮娜》(Pina, 2011)受维姆·文德斯(Wim Wenders)的传记纪录片《皮娜》(Pina, 2011) 启发,导演在最后一版剧本中增添了丰富的舞蹈语汇,原本散文式的日记电影有了轻盈的旋律,少女会在见心上人的路上雀跃跳舞,也会在剧院舞台上听着歌剧翩翩起舞……舞蹈之于电影就像是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,泛起的阵阵涟漪是身体表现出的情感律动。“我跳舞,因为我悲伤。”德国现代舞第一夫人皮娜·鲍什(Pina Bausch)坚信舞蹈相比于语言本身更能表达情感,她认为舞蹈能够模拟日常生活的动作,捕捉细微情绪,于是现代舞渗透到生活的角角落落。在咖啡馆里,在悬轨公交中,在舞台上,在森林里,皮娜的 “舞蹈剧场” 跳出了爱恨交织,跳出了春夏秋冬,舞蹈无处不在,无所不能。咖啡馆和谐的双人舞,是Suzanne和Raphaël各自乏味生活(ennui)的救赎,看似生活在平行世界的两人就此交汇,在灵魂上达到高度的契合。随着音乐声的渐强,镜头聚焦于咖啡馆角落里的男女主角,两张小圆桌和椅子构成了全部的画面,Suzanne和Raphaël的世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,他们的关系用 tête-à-tête 来诠释再合适不过。tête-à-tête是17世纪末出现的法语词汇,意为“促膝长谈,两人密语”,也可以指“交头接耳椅”。这种法式沙发是两张椅子呈蛇形相连,沙发上的人面朝相反的方向,就像是Suzanne和Raphaël本应没有交集的16岁世界与35岁世界。但恰恰相反,两个在各自世界感觉无趣的灵魂相互吸引,拥有高度契合的精神世界,就像tête-à-tête虽然面朝相反的方向,坐在沙发上的人却可以面对面进行更为亲密的交谈。蛇形的扶手如同屏障一般,将与众不同的两人从各自格格不入的圈子解救出来,也使得两人保持适当的距离感,少女纯真节制的情愫与法式tête-à-tête的古典优雅更唱迭和。“青春期于我而言是一段艰难的日子。我不再是孩子,也没有成为成年人。在这段过渡期里,我过得很痛苦。尽管我有很多好朋友,和父母也相处融洽,但我已经厌倦了同龄人的世界。”苏赞妮·林顿将自己的这段成长故事写成了50多页的剧本,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了一定的艺术加工。与传统的青春叛逆片相反,苏赞妮着重于刻画生活的愉悦(joie de vivre) :温情的家庭与融洽的同学关系。似乎女主角Suzanne的人生一帆风顺,就像是一张光滑却苍白的纸。我们猜不透为何少女会厌倦这看似无瑕的同龄人世界,也不能理解为何她对感情的态度突然转变,或许是导演讲故事的手法仍稍显生涩,又或许是作为观众的我们已不再年轻了......
本站提供的《16个春天》在线观看地址以及《16个春天》下载地址来源于互联网。本站并不参与录制和制作,仅提供资源引用和分享,如果本站提供《16个春天》资源对贵方造成了损失或侵犯了贵方权益,请及时发送邮箱给管理员,我们将在48小时之内撤销有关《16个春天》所有内容。
  • 周热门
  • 月热门
  • 随机推